【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痛腫靈(酊劑)
漢語拼音:Tong Zhong Ling
【成 份】
豆葉九里香、四方木皮、漢桃葉、山烏龜、黑吹風、蘇木、過崗龍、大駁骨、千斤拔、桂枝、小駁骨、大頭陳、牛大力、九里香、竹葉花椒、防己、大風艾、骨碎補、小風艾、木香、白芷、姜黃、朱砂根、當歸藤、地瓜藤、走馬風、豬牙皂、香附、水澤蘭、豬肚木皮、雞血藤、冰片、樟腦、薄荷腦,輔料為乙醇。
【性 狀】本品為棕黃色的澄清液體;氣香,味辛涼。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用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擦患處,重癥用藥棉或紗布蘸藥液敷患處。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 忌】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
1.本品為外用藥,禁止內服。
2.使用本品時切勿接觸眼睛、口腔等黏膜處,皮膚破潰處禁用。擦藥處禁貼膏藥。
3.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4.如癥狀嚴重應去醫院就診,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5.不宜將本品長時間敷患處,建議每次不超過1小時。若外敷過程中出現紅腫、疼痛等不適感,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到醫院就診。
6.用藥3天癥狀無緩解,或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活動受限等不適 癥狀時應去醫院就診。
7.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貯 藏】密封,置陰涼處(不超過20℃)。
【包 裝】口服液體藥用聚丙烯瓶包裝(附噴頭1個),33毫升/瓶×1瓶/盒(無噴頭);40毫升/瓶×1瓶/盒;50毫升/瓶×1瓶/盒。
【有 效 期】36個月
【執行標準】《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八冊,標準編號:WS3-B-1657-93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Z45021867
【主要成份】
過崗龍、四方木皮、雞血藤、豬肚木皮、桃葉、黑吹風、山烏龜、薄荷腦、豬牙皂、地瓜藤、樟腦、冰片等34味。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用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產品特點】
痛腫靈這一產品的處方來源于民間驗方,經解放初期上世紀50-60年代在部隊醫院的臨床使用驗證有奇效后由原國有廣西龍州制藥廠報批,于上世紀70年代初正式批量生產并上市銷售,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由于龍州制藥廠位于廣西最偏遠的山區縣城,這一產品批量生產后受到國有企業的經營模式和交通不便、人才缺乏、沒有推銷隊伍等因素制約,產品除廣西外其它省份很少有銷售。盡管沒有做一分錢的廣告,也沒有人員推銷,但由于療效確切,這一產品目前在廣西每年都有穩定的幾百萬瓶的銷量,在廣西的廣大城鄉藥店、診所幾乎都有痛腫靈這一產品銷售。痛腫靈有如下特點:
1、處方藥材數量龐大,藥量 充足;
2、方中有10多味藥是廣西龍州縣地方野生藥材,療效好;
3、見效快,一般使用1-2次即可見效。實踐證明,止痛只需15分鐘,消腫只需24小時,是理想的跌打損傷外用藥;
4、是治療風濕骨痛療效顯著的外用藥。
【適應病癥及使用方法】
1、各種風濕骨痛病人,如風寒、濕痹引起的骨關節疼痛、關節腫大、關節屈伸不利、四肢麻木、腿腳痛、肩周炎等。用痛腫靈盒中配備的藥棉吸收藥液后反復涂搽患處,直至發熱,每天多次,根據病情使用,直至痊愈。一般情況下用藥1-2次,癥狀得以明顯改善,堅持用藥3-7天,大多數病人能取得極好的效果。使用噴霧型,在患處按摩幾分鐘后再噴上藥液用藥棉涂搽,效果會更好。風濕骨痛病人在用藥前如能對患處進行熱處理,如用白熾燈烤、熱毛巾敷等再接著用藥,效果會更好。
2、各種跌打損傷病人,如工作、運動導致的關節扭傷、瘀血腫痛等,用痛腫靈輕搽患處,每天反復多次,很快就能止痛消腫。如重癥跌打損傷病人可用藥棉或紗布蘸藥液敷患處,可加快癥狀的改善。
3、感冒初起,全身不適病人,如盛夏受風、淋雨、著涼感冒導致全身不適,即用痛腫靈30-60ml兌半桶熱水搽身淋浴,感冒疲倦不適的癥狀很快就會消失。
4、各種重體力勞動導致勞損或疲勞,如裝卸工、司機等由于職業關系導致經常性的腰部或肩部勞損不適,可于每天勞動后晚間休息前用痛腫靈涂搽不適部位或先按摩后再涂藥,即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用藥注意事項】
1、本產品為外用藥,請不要內服。
2、本產品含酒精度在50%-60%,藥液對傷口有較強的刺激性,因此跌打外傷皮膚有破損者,使用時應注意,盡量不要使藥液接觸到傷口。
3、重癥需濕敷時每次濕敷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每天2-3次為宜。濕敷時間過長有可能出現皮膚破潰情況。
4、用藥過程發現有皮疹、發癢或紅腫,屬酒精過敏現象,宜暫停使用。